登录 安全退出

未来一周我省将有3人捐髓

“我献的这份爱心如果能换回他人的生命,那肯定值!”昨日,在被媒体记者问及即将进行的捐献造血干细胞(俗称“捐髓”)时,22岁的孔婧(化名)脱口而出。

包括孔婧在内,未来一周我省将有3名志愿者“捐髓”,用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。

河北省红十字会统计数据表明,目前,我省已成功“捐髓”100例。

■昨日,志愿“捐髓”者签署捐赠意向书

■摄/本报实习记者康华杰

■3位爱心人士将“捐髓”

昨日下午,记者见到了专程从邯郸赶到石家庄办理“捐髓”事宜的孔婧。

孔婧去年大学毕业,目前是邯郸一所中学的老师。去年10月份,孔婧接到了与上海一位白血病孩子初筛成功的通知。

“配型成功概率是很小的,说明我和那个孩子很有缘。”孔婧告诉记者,她通过查询资料得知“捐髓”对身体无害之后,还征得了父母的支持。“这次,父母陪我一同前来,为我鼓劲儿。”

“既然能救人一命,捐就捐吧。”孔婧的父亲在一旁插话说。

记者从河北省红十字会获悉,包括孔婧在内,未来一周我省将有3名志愿者“捐髓”,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。

■去年有23人成功“捐髓”

据了解,自2003年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河北省分库成立以来,截至目前,我省共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00例。

统计显示,去年国内有598位志愿者成功“捐髓”。其中,河北省有23位志愿者成功“捐髓”,创历年新高,“捐髓”人数与北京市并列全国第九位。

据悉,去年河北成功“捐髓”的23位志愿者中,沧州和邯郸各有6人,并列全省第一。

■报名“捐髓”者超过9万

去年,河北采集造血干细胞人数也为近年来最多。

数据显示,仅去年一年,全省就有12000多人采集了造血干细胞,加入中华骨髓库。

截至目前,全省已有“入库”(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河北省分库)志愿者9万多人,报名者遍布各个行业、各类人群,既有机关干部、医护人员、公安民警,也有个体户、公司职员、下岗职工等。

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河北省分库负责人陈日新介绍,我省提高了“入库”门槛,锁定人群为献过血的、家人同意的、有常住户口的。同时,将关口前移,“对以往‘入库’的志愿者通过各种方式取得联系,加强梳理,提高有效库容;对供者,制订相关计划,定期回访并组织联谊活动”。

马上就访

“捐髓”不成近半原因是家人反对

我省开展“捐髓”工作9年来,成绩不小,但也碰到了一些困难。“最大的困难就是反悔。”昨日,陈日新介绍说。

“志愿‘捐髓’者认识不足以及因提供信息不全而失去联系、身体发生变化(怀孕、手术、患慢性病等)、家人反对等导致不能成功‘捐髓’的挺多。其中,因家人反对的约占一半。”陈日新说,志愿“捐髓”者家人反对主要是因对“捐髓”不了解和担心“捐髓”会有碍身体健康。

“为此,我们将研究如何降低流失率和反悔率。”陈日新透露。■文/本报记者陈雪

河北省红十字会 ©冀ICP备11010659号-8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返回旧版